来源:人气:554更新:2024-11-19 19:30:02
“你可知为什么古往今来,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到结婚便是结局?因为后面的事惨不忍睹,无非是些人情琐碎、柴米油盐,最后人老珠黄,直叫人头疼心懒。”
作者 | 摸金校尉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很难评价《再见爱人》的价值与意义。
但我觉得负面意义比正面意义多。
尤其是在当下中国内地社会中,两性关系的极度恶化以及肉眼可见的结婚率与离婚率对比。
如果大家都不装外宾的话,可能对出轨率多少也会有所了解。
因此,同样很难评价问题出在哪个性别群体上。
套用一下李行亮的比例公式,或许大多数人在情感状态中大多都保持“自己占比50%,30%是孩子,剩下才是对方”这样的分配。
如果是恋爱状态或丁克主义家庭,这个比例或许略有调整,但“自己占比50%”的配比应该是不变的。
一旦占比配比出现倾斜,无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双方都会感觉到不公平,进而产生“被迫害”的心态。然后其最终形态便是“黑化”,如——
麦麦。
那么麦麦的问题是失控?还是自毁?
这段时间关于这位女士的话题太多了,同情她的和讨厌她的群体似乎也能反映出社会阶层的区别:
对两性关系和社会角色认知层面越低的人越支持她,或者说越憎恶李行亮。反之亦然。
假设这个话题下全是女性在讨论麦麦的话,那么“麦麦”极有可能是你上学时同寝室里那个最自私的碧池,或是你工作时公司里那个最讨厌的低级茶——
“坏”得通透、“坏”得简单、“坏”而不自知。
迄今为止,她唯一的贡献可能就是让某某熏鸡销量暴增。
除此之外,还贡献出一套“国产怨妇”模板。
01
自我审视
假设将夫妻关系设计为一种合伙人关系,家庭是一个公司的搭建,所有发展行为如工作、买卖和投资等都是项目运营,孩子是未来长线投资的基础产业(丁克家庭直接划掉这一项),在“公司”中,股份占比不同的体现是谁来保持资金的来源以及资金流各自贡献多少,股东话语权自动适配家庭地位。
理论上这种关系是成立的。
但感情上这种关系太过“直白”。
尽管有人曾将中国式家庭和中国式婚姻解析为“买卖关系”,但同样也会面临大多数人无法直面的问题:
结婚、生子,所为何事?
麦麦,或者说“麦学”,也许是这种关系中的负面体现。
只不过通过一档综艺节目和一个人,把这种关系和心态表现出来。
作为“非一般意义”上的素人,可以看出麦麦每次都试图在镜头前保持体面,但每次都在镜头中逐渐失控。
她的焦虑是多层面的,有容貌焦虑、年龄焦虑、情感焦虑和地位焦虑。
这些焦虑随时都会因为丈夫的无视和他人的调侃爆发出来,如同一个小丑——
知道自己的定位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形象,但有人有意无意间提醒她时,她会用近乎疯狂的方式反击。
在大哭和大笑之间,她选择大闹。
这肯定是不体面的。
看过无数综艺节目的人都知道,公众人物无论有没有提前告知的剧本,多少都会在镜头前保持一些体面,即便在网上被重点对待的黄圣依与杨子,也许“或有”婚姻里的纠葛,至少和其他人相处时都懂得尊重并掌握分寸。
麦麦不同,她在无差别攻击。
丈夫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就是她的日常状态”,屡次提醒她收敛一点,要顾及别人的感受。
但她依然我行我素,随时把情绪倾泻到无关自己婚姻和生活的人身上。
这种心态,我称之为因焦虑产生的自卑。
02
焦虑堆叠
最近二人争吵升级,再度满足了大家的吃瓜心态。
麦麦直接问离婚后财产和孩子归属的问题,李行亮施以灵魂拷问:
“连离婚你都这么强势吗?”
我不知道别人的感受,但在我看来,一个曾经用《愿得一人心》打动很多人的歌手,他在家庭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同样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我曾对别人说“对任何知名人士都要祛魅,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人在家人面前是什么样。”
名人明星,也是活人。
每次我看到某某结婚了、某某离婚了、某某劈腿了、某某分手了、某某被扫地出门了,心中都只是掠过一些波澜,但绝不震惊。出了职业和知名度的区别,所有人都在爱恨欲海中挣扎,谁也不会例外。
《再见爱人》只是放大了问题,麦麦也只是恰逢其时地作为“问题代言人”被公众聚焦。
李行亮和麦麦,必然有过一段令人神往羡慕的爱情才会走到一起。
如今,却也应了温瑞安在小说中借别人之口说的话:
“你可知为什么古往今来,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到结婚便是结局?因为后面的事惨不忍睹,无非是些人情琐碎、柴米油盐,最后人老珠黄,直叫人头疼心懒。”(大意)
抛去“编剧”这个身份,李行亮和麦琳似乎也印证了二十多年前的这段话。
尤其是当这对夫妻在一众嘉宾中,家庭财富、社会阶层和行业地位有显见的区别,当麦麦“发疯”无所顾忌地展现自己的小聪明时,观众都可以通过镜头看到其他嘉宾夫妻脸上流露出的不屑和嫌弃。
于是,她更焦虑了。
于是,她被情绪支配走向崩溃。
她的婚姻困境基于一种自我认知,通过自卑、自私、自我、敏感、无礼等言行,使其成为公众目光中的反面典型,然后被全网讨伐。
在她失控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杨子和留几手等,如李行亮一样的回应,这种回应是疲惫之后对伴侣的冷漠,并刻意回避对方的情感诉求。
他们身上多少都在体现中国式婚姻的矛盾:
男人需要用财富堆砌家庭地位,女人需要用顺从满足其情绪价值。
一旦出现问题,情绪价值倒逼家庭地位,男人愈发感到家庭是一种“负资产”,女人愈发挑剔家庭的情感呈现。
注意,这和恋爱不是一回事,恋爱和交配是人类动物性的本能,可以不结婚,但恋爱和交配是生理性的行为,它无法自主,所谓“贤者时间”也只基于满足后的状态。
古人说“潘驴邓小闲”是“沟通”必备,而婚姻只是当关系进入一个阶段后的产物,生育也是。当这种关系成为责任时,考量彼此耐力和意志的时候到了:
是果断终止这种责任制关系?还是找出问题症结,延续关系,继续“合作”?
目前按照“故事”走向,两人的结果有目共睹。
03
体无完肤
观众天真,也不天真。
“天真”的原因是很多人被麦麦吸引,被“故事”吸引。
“不天真”的原因是有人一直在说“这是剧本、这是剧本……”
《再见爱人》和目前一些国综一样,必然会有剧本设计。
网暴也好,争议也罢,话题性越高,观众粘合度越强,节目收视率才会好。
对于近乎“素人”的嘉宾或本身缺乏关注、人气渐淡的嘉宾而言,他们能通过剧本让话题发酵,自己知名度打开或再度打开,也是求之不得且皆大欢喜的事情。
说一句刻薄的话:
如果不通过这种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试问有多少人知道他(她)们?
他(她)们缺乏娱乐属性,那么商业属性又如何体现?
区别只是大家呈现的“欢乐度”各有高低,话题层面各有不同。
黄磊、周雨彤和麦麦等,分别占领了不同的话题赛道,还连带节目中的“配角”成为调侃对象。
有人要问了:
装疯卖傻,或真疯真傻,这样做好吗?
那么请问:
不这样做,有人看吗?
我相信这个问题也曾是节目组面对的问题,如今问题解决了。
只是当话题被制造出来后,舆论方向会流向何方?这不在节目组的控制中。
还是拿麦麦说事,有人调侃奚落嘲笑她,就一定有人同情理解甚至设身处地支持她。
比如“麦麦道出了婚姻中逼疯女性的真相”或“女性表达痛苦时会显得歇斯底里”,甚至“她只是通过情绪失控来呼救”等极容易引发“共情”的舆论。
导演懂观众,节目组也懂观众。
观众,以及大多数现实中生活的人,都只愿意听到看到自己想听到想看到的东西。
很多观众,就是在情绪价值中找到了各自想要的结果。观众认为自己是观察者,他们并不觉得自己也会成为“被批评者”,这是个有趣的现象,似是攻守易势,又似回旋镖至。
但共性是当观察者和被批评者不处于同一个认知层面,生活环境又存在较大差异时,“对立”的角度会随时发生转变。
就像我说“现实中也有恩爱一生,白头偕老的夫妻”时,已沉浸在“麦学”里的人是听不进去的,他们一定会找到反面教材予以驳斥。
麦麦,便是为了迎合集体癔症制造出来的典型。
“她”一定是标签化、脸谱化的人。然后在全网狂欢中被人们不自觉地代入到一段关系中,进而引申为自己的情感处境和婚恋位置。
总之,没有“敌人”也要树立“敌人”,满足自己的焦虑感。这种不便言说的心理,会让“麦麦”等陆续出现。
应该说“麦式困境”适合所有人,更适合当下中国内地婚恋环境和家庭关系的真实情景。她不一定是具体到某个人,而是代表一个群体的心态。
美国有档“绿帽天下享”的节目叫《莫里秀》,主持人莫里每期节目的任务就是接待夫妻嘉宾,倾听夫妻撕逼故事,然后拿出亲子鉴定结果,有时也发出一些灵魂拷问。夫妻之间现场大打出手时而发生,场下观众欢呼不已……
国内综艺目前还没到这个程度,但假设有一天开播,可能场面也会极度火爆……
等下,我说到这里时,是不是有人开始代入其中了?
焦虑,是的,焦虑。
大家对情感的焦虑和对现实的猜忌,必须有一个具象的体现。
无论是不是麦麦。
任何人在这场“猜忌”中都可能被踩得体无完肤。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