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失去了他

来源:人气:669更新:2024-06-18 04:26:02

2023年1月10日,何平导演因罹患癌症,突发心梗,离开了人世,享年65岁。

消息一出,整个电影圈陷入了沉痛中。

而在许多怀念的文案中,被影迷身份提及最多的,便是“《双旗镇刀客》的导演”。

而电影网站豆瓣上,这部1991年上映的电影,评分高达8.3分,好于96%的动作片。

电影讲述了少年刀客孩哥,照父亲遗嘱,来到双旗镇赢取未过门的媳妇儿,好妹。

千辛万苦来到老丈人家后,却被丈人嫌弃没有本事。

几天后,好妹被强盗二爷侵犯,孩哥展现刀法,将二爷斩死。结果不想这二爷是大刀客一刀仙的弟弟。

几天后,一刀仙带着土匪前来寻仇,一场大战,在双旗镇上演了……

故事听起来简单简单,但电影可一点不简单。

作为第五代导演,何平在电影美学上的造诣,已经颇有建树。

比如电影中对光影的玩弄。

在视觉美学上,《双旗镇刀客》也带有浓烈的第五代导演风格

对于构图的控制。

但最让当时影评人赞赏的,是何平导演对于动作场景的表现。

不同于当时的港式武侠电影中,各种繁杂飘逸的动作设计。

何平在《双旗镇》中,对于打斗场面的要求,就是“冷酷肃杀”,就像美国西部片中,牛仔与执法者的对峙,一枪毙命,能出一招,就不出第二招。

为了展现出刀法神乎其神,除了使用快速凌厉的剪接,还采用了倒放等手段。

此外何平还特别在乎意境与氛围上的营造。

尤其最后一场决战,两位刀客,对峙许久,突然电光火石,风沙皱起,二人在沙团中决战。

电影总耗资达到127万,为了达到理想中的视觉效果,光故事的发生地双旗镇的搭建,就花了二十多万,电影严重超支,由此何平被制片厂处分,还罚了三年工资。

但换回的,是一部影史经典。

电影上映后大火,拿奖无数。

在当年,就拿了金鸡奖的最佳美术,随后在香港金像奖上被评为十大华语佳片,日本夕张电影节最佳电影,导演何平也凭借此片,斩获93年柏林影展国际影评人奖。

有看过的网友评论,这是“大陆武侠最顶级作品”,并且“没有之一”。

周星驰也相当喜欢这部电影,在《国产凌凌漆》的决战中,还致敬了《双旗镇刀客》的场景。

电影如此风格凌厉,作为导演的何平,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何平,1957年出生于山西,自小便生活在一个“电影家庭”。

其父何文今,于1938年来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解放后1954年,曾赴莫斯科学习电影,归国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母亲袁月华也是北影厂职工,曾出演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日后还担任《小兵张嘎》的副导演。

前排左二袁月华

电影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也为何平提供了成长的土壤。早在1979年,何平22岁时,就在故事电影《竹》中担任场记。

此时,日后中国电影的台柱子们,才刚刚进入电影学院念书深造。

电影《竹》,小女孩是俞飞鸿

时间进入了80年代,当时西安电影制片厂风头无两,时任电影厂厂长的吴天明,积极发掘年轻导演,放手给他们创作拍摄,而在这其中,就有何平。

1986年,经吴天明推荐,何平担任了电影《东陵大盗》的副导演。两年之后,何平加入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处女作《川岛芳子》。

有了拍摄经验后,何平继续大胆创作,两年后就拍出了震惊国际的代表作,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双旗镇刀客》。

时间来到了90年代,中国电影步入了巅峰。

有人曾说过,当时中国电影,横行世界,拿奖无数,是因为当时电影剧本,有一众作家大佬抬轿。

比如陈凯歌《霸王别姬》来自李碧华,张艺谋《活着》来自余华的小说。

1994年,何平导演的《炮打双灯》也不例外,改变自冯骥才的同名小说。

这是一部讲述女性觉醒的电影,蔡家爆庄是一个以爆竹火药为营生的大家族,老庄主只有一个独女,春枝。

为了不然家产外流,老庄主死前定下规定,宁愿蔡家绝后,也不让春枝嫁人。

就这样春枝成为了蔡家庄主,管理庄上一切事物,无论管家还是掌柜,对春枝都毕恭毕敬。

直到有一天,一个年画师傅牛宝来到了庄上,春枝迅速与他坠入爱河。

这段爱情本该是庄上喜事,但却犯了老庄主的遗命,由此庄上的伙计们不在唯唯诺诺,深宅大院中看似稳固的关系,也动摇起来。

剧本出自名家作品,自然不用多说,但越是成熟的剧本,越考验导演的功力。

如何通过影像来表达,蔡家大院的礼教压抑,成了首要问题。

对于此,何平给出的答案是“运动镜头”。

在90年代初,大多数导演的镜头,还都是固定镜头,原因是当时技术水平落后,没有拍摄运动镜头的设备。

而何平和摄影师,把一个老款三星牌摄影机捯饬了出来,愣是用手,摇出了“运动感”。

深宅大院中的逼仄与阴森,通过一组组动静相异的镜头,展现了出来。

老导演郑洞天看完电影不禁赞叹,“中国电影头一次这么拍”。

1996年,何平继续导演了《日光峡谷》。这部两岸三地合作的电影备受好评,但是在商业上,票房惨败,何平由此进入了蛰伏期。

主演张丰毅、王学圻、杨贵媚

直到2003年,经过7年的磨砺,何平携手姜文与中井贵一,拍摄了巨作《天地英雄》。

这部背景设定在唐朝时期,讲述盛唐时期,日本遣唐使来栖,受唐皇委托,追杀逆反校尉李。

但在途中,来栖遇到了护送经书的商队,以及觊觎财报的土匪,一场血战,就此展开。

片中打斗动作简单利落,因为片中的人物都是军人,军人所展现的,应该是最直接了当的杀人技术,所以何平对此的要求是,“不要套招,要体现出力量感”。

尤其在姜文与中井贵一第一场打斗中,二人隔墙拼杀,来往刀锋穿透圆木,力量感十足。

这也是何平的一次国际化尝试,《天地英雄》的投资来自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演员除了有姜文这种实力派演员,中井贵一来自日本的巨星。

当电影上映后票房高达6400万,仅次于第一名《英雄》,全年排名第二。

商业上的成功,给了何平继续拍摄的勇气。

2009年他导演的《麦田》,延续了《天地英雄》这种大制作。

故事发生的年代,来到了战国时期。

赵国城主本该与未婚妻成婚,但不想遇到秦国压境长平,城主为报国恩,只能丢下未婚妻,奔赴前线,应战长平,但不想,赵国全军覆没。

于此同时,两个秦国逃兵,来到赵国境内,为了躲避秦王酷令,只能装成赵国的士兵,还编造了赵国大胜秦国的谎言。

于是整个赵国小城的人们,全都陷入了胜利狂喜中,而等待他们的,是残酷的真相。

和之前何平的所有电影一样,《麦田》格调极高,金黄色的美学主题,贯穿了电影。

但由于电影节奏混乱,演员表演不知所以,上映后票房惨败,在豆瓣上的评分,也仅有五分。

在豆瓣上,不少网友直接对导演何平开炮,说他是“烂片导演”。

之后,何平再次进入蛰伏期。

2015年,何平再次出山,拍摄了都市爱情电影,《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这次何平尝试了无剧本即兴创作,让每个演员充分表演,以求达到戏剧效果。

电影上映后,口碑相当不错。

但是票房却塌了,由于排片少,放映不多,最终收入只有169万人民币。

何平无奈在网上自己放出了电影的云盘资源,以求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这部心力之作。

也许是这一战打击太大,何平像滑铁卢后的拿破仑,彻底的离开了统帅的岗位,不在担任导演。

可了解中国电影的产业的都知道,何平对于整个中国电影,远远不止于导演这个身份。

再聊何平的贡献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国的电影体制。

解放后,新中国的电影体制,主要学习的是苏联的制片厂体制,根据国家计划,又制片厂派发指标,完成拍摄任务。

在这种体制下,我国的文艺工作者有着灿烂的成绩,比如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小兵张嘎》,就出自于北京电影制片厂。

转眼来到了改革开放时期,过去的制片厂体制,已经跟不上市场日新月异的要求,虽然这一阶段佳作频出,但是中国电影市场,依旧很窄小。

如何推进中国电影产业前进,成为了第五代导演何平日思夜想的问题。

1998年,何平进入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担任亚洲艺术顾问。

在此期间,何平见识到了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制”的力量,通过职业制片人,

而在这种体制成立的必要条件,便是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专业化”。

在这前后,何平参与冯氏贺岁喜剧的策划,《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部部叫好又叫座。

在票房一浪高过一浪的同时,中国电影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

那么如何让这个市场愈加壮大呢?

在2011年参加《锵锵三人行》时,何平对话香港电影大佬黄百鸣谈到,当今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不要去追求部部都是好片,金字塔尖的电影应该就那么几部”,而那些中小投资的电影,才应该是中国电影市场主要组成部分,要卖座,要能赚钱,“这样才是健康的”。

而作为电影制作心脏的导演 ,他认为,应该要有商人思维,要让影片大卖,要让投资方赚钱。

对此,可能许多电影文艺青年就要跳脚了,“不追求艺术的电影,算什么电影,不是艺术家的导演,算什么导演”?

对于艺术电影,何平也做了评论,他认为市场好了,艺术电影才有它的空间。只有蛋糕最大了,让每过个参与者都能分到一杯羹,这样才是最好的。

何平的格局,在于整个中国电影的良性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艺术片导演也是人,也得养家糊口。

何平本人,也一直在心系艺术电影。

比如导演陆川,便是何平发掘出来的。他的处女作《寻枪》,便有何平参与其中。

之后,他更是监制了陆川的最好的电影《可可西里》。

这部电影,也成为了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作之一。

去年李睿君导演的《隐入烟尘》票房过3000万时,他又在真心的祝福。

对于艺术电影圈,互相吹捧的乱象,何平也嗤之以鼻。

比如某青年导演被称为,“中国的塔可夫斯基”,何平听后大怒,当即发了一条微博,表示“凡是拿他(塔可夫斯基)标榜电影牛逼些的都是傻逼”。

塔可夫斯基是前苏联著名导演

何平不是那种赚一把快钱就跑的资本家,他为中国电影大声疾呼,像暴风雨中,甲板上孤独瞭望的水手。

疫情到来后,整个电影行业一片哀嚎。一方面是大疫当前,一方面又是整个行业要吃饭糊口,中国电影陷入了泥沼。

在这时,又是何平仗义执言,直指当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将中国电影当做生命的豪快侠客,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2023年1月10号,对于整个中国电影来说,都是暗淡的一天。

作为一个写电影的作者,想到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写到何平导演时,不仅悲从中来。

人生终究有一别,文章就写到这儿吧。

再见了何平导演,永别了。


Copyright © 201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