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梁朝伟加一起,还不值五亿?

来源:人气:934更新:2024-06-18 04:26:13

上映4天后,《无名》才开分。

因为口碑过于两极分化。

有专业影评人,抓着每个细节各种写解读小作文:

普通观众因为没看懂,反手就打出一星。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无名》票房不到5亿,评分6.8,屈居中游。

这个结果,跟业内的预测相差太大。

光看演员阵容,就足够值回票价了:

梁朝伟、周迅的咖位不用说,演技也不用担心;

王一博是年轻观众的菜,大银幕表现值得期待;

黄磊、王传君、江疏影、张婧仪……几乎每个出场演员,都是熟面孔。

故事也不复杂:

梁朝伟、王一博都是潜伏的特工,一个偷偷挽救失足的同志,一个巧妙周旋、演戏给敌人看。

俩人里应外合,最终套到重要情报,促成形势逆转。

谍战片、悬疑感、大明星……爆款基因一个都不缺。

登峰造极的顶配阵容,又在黄金档期上映,怎么看也不至于勉强挤进第二梯队。

从爆款到遗珠,《无名》最大的BUG ,或许是:

“超级商业片”的定位。

这个噱头把人的口味吊得高高的,然而进电影院一看,每个演员都认识,每个角色都不知道在干啥。

我看到最精准的评价是:导演生怕观众看懂,又生怕观众看不懂。

这么拧巴,又这么特别,也只有《无名》了。

首先声明,《无名》绝对不是烂片。审美这一块,做到了行业天花板。

用繁复华丽的画风,呈现颓靡的上海味,一直是导演程耳的拿手好戏。

为了营造三四十年代的感觉,电影里的蛋糕都是找老字号当天现做的。

周迅、江疏影、张婧仪身上,风情万种的旗袍、硬朗的军装大衣,斜纹烫发,除了复刻那个时代的潮流,也是跟各自身份对应的。


即使是一只羊、一条狗,都出现得恰到好处,且有寓意。


形式感是《无名》的面子,水准在线,所有人都没异议。

而电影的里子,是故事&人物,观众恰恰是在这两个环节失去耐心的,分歧也是从这开始的。

一个不算复杂的潜伏故事,导演程耳拍了足足128分钟,还加入了N条错综复杂的支线,简直需要带着说明书去看,同时拿着放大镜琢磨每个场景。


从《罗曼蒂克消亡史》粉上程耳的人,会在抽丝剥茧中得到极致的巅峰体验。

没做过功课、不熟悉历史的观众,则会吃不消这一套花活,吐槽导演太炫技。

很多人觉得看不懂,最大的障碍就是:人物。

电影叫《无名》,角色真的就全部没有名字,只有陈小姐、唐部长、江小姐……之类的代号。

普通观众连谁对谁、谁演谁都对不上号,只能探讨“梁朝伟怎样怎样”“王一博怎样怎样”。

戏份最重的王一博,人设相当丰满:在国、共、汪伪政府三方之间周旋。

跟王传君一起执行任务,杀人之前要换领带、要吃一顿丰富的早餐。

跟梁朝伟一起潜伏,上班时间是上下级,线下是同志。

为了让日本人信任,菜鸟特工把“变色龙”功夫做足了全套。

没拿刀杀过人、下不去手,是在演新手的捉襟见肘;

对日本兵大打出手,是在演纠结自己汉奸身份;

跟内鬼梁朝伟近身肉搏,是为了显示忠诚度;

被捕后,在押运犯人的卡车上挑衅梁朝伟、满脸的戏谑,打消了日本人对他的最后一丝疑虑。

这才让日方军官确信他是自己人,带他看作战地图。

顶级机密被他透露给我军,中国就有了胜利的武器。

无名的人,扭转了战机,也够点题。


但,行动连个代号都没有;情报窃取后有啥用?一个画面就带过了;王一博不是隐晦的内心戏,就是暴戾的打斗戏。

所以观众也很精分,看到结尾之前,只会一头雾水:

他到底是哪一边的?他俩怎么打起来了?他跟梁朝伟到底谁正谁邪?

梁朝伟这条线,料也很足,但同样看的很累。

每次劝人弃暗投明,都是同一套车轱辘话“我何某人……”,像极了职场上的老油条。

到了给日本人做事的时候,突然又硬起来了,铁骨铮铮地说自己吃不惯日本料理。

因为中国的胜利近在眼前,日本人快完蛋了?

他劝江疏影弃暗投明、最后放走了她,懂的人心领神会:

这是致敬《色,戒》,梁朝伟相当于易先生,江疏影相当于王佳芝。


但,如果本来就没看过《色,戒》,搞不清前因后果呢?就会看得抓狂:

梁朝伟跟江疏影好过没有?他怎么还是周迅的老公?跟王一博怎么忽然就朝死里打起来了?跟日本人又是啥关系?

商业片的基本操守是,一上来就让大家大概知道在演什么故事,好歹让大家看懂。

号称超级商业片的《无名》,更像是一幅巨大的拼图,导演故意哗啦啦把它散落一地,让观众自己去拼、去猜。

花了钱、买了票,还智商被冒犯,观众怒气冲冲打出一星,就是情绪反弹的结果。

另一个槽点是:时间线太跳跃了。

电影里的时间是乱的,1938年、1941年、1944年、1945年、1946年的事随机出现。

到了后半部,又倒叙着拍,结尾跟开头是一样的场景、一样的台词。

就问你,晕不晕?

除了时空乱流,角色们有人说普通话,有人说粤语,有人说上海话。甚至你用日语问,我用粤语答。

不看字幕都听不懂在说啥,还怎么沉浸和代入?

电影里的人物,经常是突然出现、突然消失。

比如江疏影,只有一场戏;

比如张婧仪对王一博一脸嫌弃“我讨厌你衣冠楚楚的样子”“你最好现在就去死”。

他俩可是差点结婚,隔了8年老情人重遇哎!

一句潜台词“那还是1937年的事了”,不足以解释这么大的仇恨到底是哪儿来的。

比如周迅跟黄磊是假夫妻,跟梁朝伟才是真夫妻。

周迅见到梁朝伟,跟丈夫相拥时,脸部的肌肉都在颤动,眼泪滚滚而下,用整个身体在投入表演。

结果刚见上面,就被关在房间里、梁朝伟自己跟人开枪、打斗去了。

感情线刚起了个头,就戛然而止,让周迅的教科书级演技,都显得过于澎湃了。

剧情、时间线留下的坑,就看演员能不能用演技去填上。

梁朝伟一如既往地稳定。

刚一登场,劝降黄磊,一个拉窗帘的动作,肃杀、利落,特工的警觉就出来了。

不管对面坐着的是黄磊,还是江疏影,从话术到嘴角的弧度都一模一样。

《无间道》里演过潜伏、《色戒》里演过特务头子,长期的职业训练,已经形成准确的肌肉记忆了。

高潮戏份是跟王一博的9分钟打斗,拳拳到肉的生死搏杀,没有替身、没有花架子。

电影结尾,王一博做了个以枪爆头的动作,暗示“你的人是我杀的,怎样?”,激得他青筋暴起,狂怒快要冲出银幕。

论演技,姜还是老的辣。

王一博初登大银幕,值得肯定的是,勇气可嘉。

毕竟,抽烟、喝酒、开枪、杀人见血……都不是偶像小生敢轻易尝试的东西。

几场打斗戏真实到,让人看着都觉得疼。

但在老戏骨的衬托下,完成度差了一截。

两个表情,演完一部电影:

大部分时间里,依然是我们熟悉的酷盖;

只有跟王传君聊到蒸排骨,难得一笑。

对比一下,黄磊受到惊吓时,右手发抖左手不抖,这个掌控力,会让你忘了《向往的生活》里,右手颠勺的黄小厨。

而王一博刚杀完人被溅一脸血、对未婚妻张婧仪爱而不得……在他帅气而波澜不惊的脸上,几乎看不出内心有啥波动。

尽管如此,《无名》受争议,锅不该由王一博来背。

微博上有一种声音是:用流量小生,牺牲电影品质。

事实是,人是程耳选中的,导演一早就打过包票:

用精细的置景和服化道包裹住演员,一拍就能拍出戏中人该有的样子。

作为新人,王一博能拉的票房已经拉来了,该做的努力也做到了,那场9分钟的打斗戏,甚至可以说是惊艳。

《无名》受争议的锅,也不该由观众来背。

因为审美再好、画面再牛、氛围再足、打斗再拼,如果剧情本身不堪一击,形式大于内容,这才是谁也救不回来的。

《无名》是谍战片。在这个领域,已经有《风声》打了个样。

顾晓梦把摩斯密码缝在旗袍上,用身体把情报传出裘庄,硬汉张涵予、同事李宁玉都会落泪,观众也能感同身受。

而《无名》很多时候让人一脑袋问号、分不清人物到底是哪边的。

程耳是个人风格强烈的导演,文艺转商业,不啻于一场冒险。

他的前辈们,多少会中和一下,顾及观众的感受。

比如王家卫,也并非总是那么意识流,“墨镜王”还是能老老实实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的。

《一代宗师》里章子怡的宫二,跟战争年代的武林中人加在一起,主角、群像都很出彩。

几个比武场面,既是故事的一部分,也是“叶里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的外在表现。

张艺谋在《满江红》里,用一班喜剧演员,演出了悲壮感,调教演员很有一手。

作为天才型导演,程耳商业上的短板,恰恰是他最迷人的特质:高度个人化、纯粹艺术化,不在意规则。

一个导演如果太自我,必定不会轻易向市场妥协、跟观众握手言和。

程耳出道24年,只拍过4部片,代表作《罗曼蒂克消亡史》石破天惊,让喜欢文艺片、商业片的观众,都评价甚高。

这次《无名》上映前,预售票房一直名列前茅,说明观众对他,是无条件信任的。

但拍的明明是文艺片,却一再强调超级商业片,只会让人觉得挂羊头卖狗肉,信任被辜负。

喜欢文艺片的,骂电影太商业;图爽观影的,嫌电影太难懂。

与其讨好两边,不如做好取舍,不赶春节档的趟儿,不吹商业片,也许结果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让人惋惜。


Copyright © 2017-2021